合作医院

“电子眼”助力千年辽墓守护人

  新华社沈阳6月4日电(记者于也童 李宇佳)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叶茂台镇叶茂台村西北方向的圣迹山上,遍布着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的辽墓群。包括出土了国宝级文物——两幅辽代早期绢画的贵族墓葬(7号墓)在内,迄今人们已在这里发现辽代墓葬二十余座。

 

  “没人能说清圣迹山还有多少没被发掘出来的古墓,无论发没发掘的,都怕盗墓的惦记,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守在这里。”今年65岁的靳庆玲是这片辽墓群的守护者,从一个人、一双眼,到如今多了36个陪伴他的“电子眼”,在这座山上,靳庆玲已经为千年辽墓守护了12年。

  记者驱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行驶,越过一个小小的土坡后,叶茂台辽墓群看护站的小院映入眼帘。看护站是一间修葺得古香古色的小屋,院里有不少工人正在施工,屋子的玻璃窗还没有装上。

  看到记者一行到来,一个身着砖红色衬衫的老人笑意盈盈地迎了出来,他就是辽墓的守护人靳庆玲。靳庆玲看着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虽然脸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但整个人精神头很足,身体也很硬朗。

  屋内因装修布满了灰尘,几乎无法落脚,但靳庆玲却很满足:新装修的看护站配备了监控系统。“山上装了36个摄像头,每个都能360度旋转。有了这些‘电子眼’,现在坐在屋里就能巡看一半的圣迹山,看护就更有底了。”

  没有“电子眼”的从前,靳庆玲一直靠自己的一双脚、一双眼守护这些辽墓。他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去山上巡视,晚上七八点钟也要拿着手电筒到山上走一走、看一看。平时白天只要有空,靳庆玲就到山上溜达,就连夜里一听见动静也会马上起床。

  下午三点左右,又到了靳庆玲巡山的时间。靳庆玲脚步轻快,多年的巡山更是让他对山上的地形了如指掌,哪里是墓、哪里是边界在他心中一清二楚。

  “这就是7号墓。”靳庆玲边走边指着一处青砖垒成的古墓告诉记者,“你问我几号墓在哪我全知道,现在哪块儿有摄像头我也都知道。你看就是这些小家伙,可顶用了。”说话间,靳庆玲准确地指出附近的一个“电子眼”,语气中带着一丝骄傲。

  家有几亩薄田,儿子又扎根沈阳,一把年纪的靳庆玲本可以安稳地在家颐养天年,为何要在山上“自讨苦吃”呢?“一开始是给政府打更的,后来听说辽墓需要人看守,我就报了名。从2008年开始,干着干着就干了这么多年。”靳庆玲说着把目光移向远山,“人都是有感情的,做一件事就要做好。”

  圣迹山上的辽墓群在2001年被列入“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这里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对研究辽代历史和契丹民族习俗有重要意义。据叶茂台镇党委书记盖小威介绍,下一步当地将从人防和技防两方面继续加强对辽墓群的保护,继续安装电子监控,力争覆盖整个圣迹山。“同时,我们要在周围加固围栏,并通过种树提高山上的绿植覆盖率,为保护辽墓提供绿色的天然屏障。”

  十多年来,靳庆玲一直把守护辽墓作为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守护这里。”靳庆玲说。

  傍晚时分,圣迹山在落日余晖中变得苍凉。记者驱车离开时,靳庆玲一直在看护站的院门前目送。夕阳映照下,这个身形中等的平凡农村老人,显得分外高大。

【编辑:田博群】

Copyright © 皇冠体育 版权所有    粤123456789-1号